第九十九章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祝兄弟们龙年大吉)

“真的很难吗?”玉爱国看秦军做起来,可是很容易。

秦军笑了,有多难,你以后就会知道。

那些人要是强迫他,让他上交配方和工艺,还真就很容易得到这种特种钢。

至于自己研究?秦军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他很清楚,后世为了追上其他国家,国内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新材料研发资金投入。

就算这样,真正能出成果的项目有多少?

很多都是实验室成果,根本就没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现在呢?指着一两个加工厂,来研究新材料?想什么呢?

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四十年之后,国内的新材料研究都不行。

不是说没人重视,也不是没有大的投入,主要是积累,经验的积累。

在材料研发之中,除了碰运气,其他都是靠硬实力,比如长时间的投入,积累经验。

这些秦军自然不会说,因为说的再多,也不如让他自己亲自去碰一下壁。

玉爱国倒是没有多想,毕竟他从此以后要忙起来了。

这一次钱文化下来,下达的通知,让玉爱国振奋。

他打算利用好这次机会,好好的做一番事业。

送走玉爱国,秦军回到家里。

他是真没想到,现在的领导这么有魄力,现在他也需要好好规划一下,以后到底要干什么。

拿出一个笔记本,秦军在上面写写画画。

虽然之前钱文化说得不多,但是现在办企业还是束手束脚,没有完全放开。

只不过,现在不用挂靠,而是采用股份制。

“可以先做着看看!”秦军已经想到,怎么利用这次机会。

手工作坊其实可以先放一放,或者干脆借鸡生蛋。

做实验肯定要在窑厂中进行,毕竟那边也是烧窑。

而炼钢其实也是烧,只不过烧的是高炉。

“先做储备,以后有机会肯定能乘风化龙!”

很快,秦军还是决定,按照原来的计划,扩大石灰窑厂。

农村办厂有优势,也有劣势。

先说劣势,那就是不是亲儿子。

不管要什么原材料,都不会有多少计划内划拨的物质。

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就肯定没法扩大生产,这样受到的限制太大。

但是,这其实也是优势,没有计划内划拨的物资,这個可以克服。

只要能得到计划外的物资,那么生产出来的商品,那就全是计划外的,可以随意在市场上交易出售。

队办企业,或者说跟集体合股建立的企业,肯定要扬长避短。

石灰窑厂就很不错,石头,山上就有。

煤炭,公社可以提供,这样就不会受限制。

其实砖瓦窑厂也是一样,只要有燃料,谁都可以做。

这也是改开初期,农村一下子冒出那么多砖瓦窑的原因。

这些都算是建筑行业的小分类,跟石灰窑、砖瓦窑相同的还有木材厂、木板厂、家具厂、编织厂、采石场等等。

这些小厂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会受限于国家的计划调拨物资分配。

秦军一边想,一边规划即将要做的事情。

“需要再加上建筑队,这样整个农村建筑市场就齐活了。”

“再说,不管要干什么,都不能少了人才。”

“一个小村子,穷乡僻壤的,怎么才能吸引人才?”

“钱,教育、医疗、住房,不外乎这几点。”

“这些要素当中,钱肯定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拥有。”

“所以,只要炼钢厂发展得好,其实也可以有个建筑设备租聘公司!”

现在农村盖房子最缺什么?肯定是缺现代化的建筑设备。

如果是原来,可以用大量人工覆盖。

但是之后农村会分地,都会有自己的活干。

那个时候,再让别人白帮忙,就有点不好。

所以,建筑队就会出现。

之后建筑队会因为人工成本,开始普及一些机械。

秦军肯定要进入高端市场,所以他不会进入资源型的市场,跟其他人竞争。

这样一来,建筑设备行业,就是制造业之中,初期最好的选择。

“还是要先炼钢!”

秦军打算利用手中的技术,先解决电力的问题。

有了电,他的手工机床就可以变成电动机床。

有了足够的动力,他就可以加工一些更加复杂的配件。

到时候一些建筑设备,就很容易做出来。

比如搅拌机,这玩意如果有一台柴油机,甚至都不用电动机。

现在农村建筑市场上,好像搅拌机并不太受欢迎啊!

这个需要等到钢筋水泥普及的时候,砖混结构的建筑,才会大量用到搅拌机。

当然,搅拌机、粉碎机,在砖瓦窑厂还是有用的。

“要先做粉碎机,这个是必需品。”

“之前还是需要先炼钢,后浇铸!”

“制作锰钢,还需要焦炭,那就需要先弄个小型洗煤厂!”

“挖几个小坑,先凑合着用吧!”

“这样一来,顺便也可以弄个稍微大点的坑,炼一些焦炭!”

“要干的事情很多啊!”

只是稍微计划,秦军就发现,他现在可以忙起来了。

而这还只是炼钢,等更有了足够的钢铁,之后会更忙。

他也不弄一些高大上的东西,因为只是农村,或者说他现阶段能用的机械,就有不少。

比如现在农村最缺的其实是运输设备,像是小推车、拖拉机、三轮车?

他可以基于拖拉机改造的小铲车、小挖机也可以!

仔细想了想,现在最容易做的就是铁制小推车。

这个要真做出来了,肯定能够快速普及。

其次才是拖拉机,这个价格有点贵,柴油机也不太容易做。

他好像也不用急着做这个,因为这个阶段,国内应该开始大规模的开办拖拉机厂了吧?

秦军记得,他们地区,也就是金泰市,以后曾经出现过一家国内最大的农用三轮生产厂家。

时风时风路路畅通!多么经典的一句广告词,可惜后来消失了。

“一切的基础,还是原材料。”

计划到最后,秦军发现,还是需要从最基础的来。

不要说好的三轮车,就算现在大规模上马的拖拉机,他都生产不了。

就不要说小铲车和小挖,他还需要脚踏实地,从最基础做起。

先做小推车,这个还需要石灰窑厂来打基础。

等建起石灰窑厂,不管是集体企业,还是股份制企业,秦军都不会太过计较。

他现在需要时间,一方面等待时机,另外一方面就是积累经验,特别是基础材料学的经验积累。

材料学的研究,注重的就是积累。

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一些实验数据的积累。

而秦军现在积累的数据,最多的就是各种材料配方和工艺。

这是他原来看过的,各种材料研究数据!

可是记得并不等于有用,他还需要亲自动手,把记得的一些数据,全都验证一下。

而研究新材料,肯定也要从基础开始。

现在能换到钱,还能换到大钱的,肯定是特种合金。

而在特种合金当中,最容易做的就是碳钢。

碳钢就是个好项目,在这个基础上,他可以玩的花样就多了。

碳钢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接着还可以做高碳合金钢等等,比如锰钢,这个就是个意外。

现在最重要的其实还是高碳钢,相比锰钢,高碳钢应用范围更广,也对此时的秦军更加有用。

因为在高碳钢的基础之上,他可以弄出一批优秀的高速钢。

还是说钻头,锰钢钻头有一定的优秀性能。

但是真比较起来,还是高速钢最适合机械加工。

现在秦军的研发路线很明确,就是先做高碳钢,争取把他知道的一系列高碳钢全都做出来。

接着就做高速钢,再之后如果有需要,就在高碳钢的基础上,做锰钢、钨钢,甚至是钛钢等等特种合金钢。

可惜,高碳钢条件差点可以造,但是高速钢就不行。

当然,处理工艺不是问题,就算很麻烦,秦军也能做的很好。

比如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就较为复杂,必须经过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过程。

淬火时由于它的导热性差,一般分两阶段进行。

先在800~850c预热,以免引起大的热应力。

然后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1190~1290c。

不同型号高速钢,实际使用时温度有区别。

之后,油冷或空冷或充气体冷却。

淬火后,因内部组织还保留一部分(约30%)残余奥氏体,没有转变成马氏体,影响了高速钢的性能。

为使残余奥氏体转变,进一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一般要进行2~3次回火,回火温度560c,每次保温1小时。

这些工艺做起来都有点麻烦,但是,相比加工工具,这点麻烦就不算事。

制造工艺,秦军记得清清楚楚。

可是加工工具,他现在却不容易弄到。

像是在后世工厂,均采用盐炉加热,之后真空炉的使用也相当广泛。

还有,生产制造的时候,通常采用电炉生产。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生产高速钢。

这样可以使碳化物,呈极细小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上,提高高速钢的使用寿命。

这些对于别人来说,都是技术难点,但是现在对于秦军来说,却只是受限于基础工具。

还是时间点不对,要不然秦军轻易就能弄到一笔大钱,这样要什么工具没有?

当然,不管再难,秦军也打算做一下试试。

因为相比其他,还是玩点有难度的更有成就感,也更加容易赚钱。

能赚钱,还能顺便帮助一下国家发展,何乐而不为?

只不过稍微困难一点,又不是没法做到。

秦军很快就开始整理心情,准备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

“小军,我们队里的石灰窑厂,可以扩大了?”

就在秦军刚刚收起笔记本之后,秦正和秦时就一快走进他家。

“小军,你不会真想着,跟队里合股做石灰窑厂吧?”

秦时看着秦军,有点紧张的问道。

秦军看着小队里的两个主要领导,他们这是在担心?

那么担心什么呢?秦军玩味的看着秦正和秦时。

他们在担心,他犯错误!

“队长,你说的合股,是怎么回事?”

秦正一愣,接着反应过来。

十来岁的秦军,不懂什么叫合股才算正常。

“我们队里跟你合作,你以技术和管理占据股份,我们队里以土地和政策占股!”

秦正顺口解释了几句,如果是原来他也不懂,但是,不是有玉爱国嘛!

玉爱国跟他们这些队长开会,就简单了说了一下什么叫股份制。

集体自然是要占据大头,也就是占股百分之五十一。

“这不就是之前的公私合营吗?”秦时提醒道。

秦军笑着道:“那么以前公私合营的老板,都怎么样了?”

“大老板都倒霉了,小老板们倒是不错,现在有很多人,还经营着他们原来的小生意呢!”秦正道。

秦军一拍手道:“这就对了,人家都公私合营多少年了?就算最后股份没有了,人也没事吧?”

秦时立即道:“开工厂和做小生意可不一样。”

秦军叹了口气道:“你们以为很出格?其实你们知道嘛?此时南方的一个地方,已经建立特区!”

“不知道吧?那边的改革力度,绝对超出你们的想象!”

“去年,也就是七九年七月份,那边的特区已经开始建设。”

“那边现在已经开始吸引外国人,他们过去参观,观察着适不适合投资!”

“就连香江那边最顶级的一批大富豪,也打算在那边投资建厂。”

“人家建设的工厂,很多可都不是股份制,而是独资。”

“就像今天那位老领导说的那样,我们都已经打算吸引外资进入国内,那么国内的自己人,为什么不能投资建厂?”

“你们都是吃大锅饭长大,肯定了解集体所有制的弊端。”

“吃大锅饭,什么都是集体的,这不是自己的东西,能好好珍惜?”

“就说这种地,不是自己家的地,有几个人下大力气认真打理?”

“不知道你们听说了没有?有些地方土地已经分配给个人。”

“他们实行的不再是集体劳动,而是个人自己负责。”

“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全是个人的!”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公私合营吧?也算是股份制吧?”

“如果土地分配到各家各户,谁还能像原来那样,随意的糊弄一下就好?”

秦正和秦时看着秦军,他不是不应该懂股份制吗?

怎么现在好像什么都知道?甚至是比他们知道的还更多?

他们还是今天才知道南方有特区,而这是玉爱国告诉他们的。

他们也是今天才知道,已经有人分了土地,还有人恢复了集贸市场。

这些秦军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也是玉爱国告诉他的?

不管是怎么知道的,秦军说的这些都足够振奋人心。

“干,别人可以干,我们凭什么不干?”秦时首先开口道。

秦正也猛点头:“那就干,小军带头,既然上面有政策,以后要是有反复,找谁也找不到小军的头上。”

“怎么找?公私合营多少年了?人家那些小老板活得滋润着呢!”秦时道。

秦正一摆手道:“行了,大不了以后就收回小军的股份,就这么办!”

秦时笑呵呵的看着秦军道:“你占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以后可是大老板,要多多关照啊!”

秦军也笑了:“集体可是占据一多半的股份呢,互相关照吧!”

秦正立即道:“行了,我们村里只有监督权,管理权可是放给你了,你打算怎么办?”

秦军正好刚做完计划,他还真就知道怎么干。

“先要建窑啊!”

“建窑就需要耐火砖,村里的砖窑收拾出来了吧?”

“你们早就有所准备,也做了砖胚,那就先烧一窑!”

秦正一看,这是胸有成竹啊!

此时他倒是放心了,一家企业要做好,其实跟管理一个小队一个样,都需要心有成算。

“你有打算就好,不管是砖厂,还是石灰窑厂,都应该赔不了!”

听到做的还是熟悉的行业,秦时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秦军上来就弄钢铁,这东西虽然赚钱,但是他们原来没做过,心里没底啊!

“我们公社放开建筑行业,队里就没有点什么打算?”

获得小队两个领导的支持,秦军也不介意投桃报李。

“我们最多把采石场搞的正规一些,可是这个竞争可不小。”

“相比北面山区那些小队,我们可没有多少优势,他们那边都有优质花岗岩。”

说到这个,秦正就有点发愁。

单纯凭借力气能进入的行业,竞争都大。

秦军提点道:“村里不是有不少林区嘛?”

“没技术,没资金,就做木材加工。”

“要是有技术,就直接做家具,要不然做板材也行!”

只是稍微一想,秦正和秦时就精神了。

不过,再一想,他们有个屁的技术。

他们是有林区,也有不少成才的大树。

但是人家北面山中的小队,树木比他们多很多啊!

再说木匠技术,他们小队有木匠,其他小队也不缺啊!

“我可以帮你们做几台机器,比如钻床、锯床、刨床!”

只是一看他们的表现,秦军就知道这两个在想什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