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最为经典(求订阅、月票)

任何行业,初期都是赚钱多,甚至是暴利。

八九十年代的五小企业,都是这个原因催生出来的。

所以,就算是水泥厂,秦军也没有打算一直把控着。

当然,现在水泥行业还是很香的。

一座水泥窑口,一次烧制五十吨算,这就是一千五百块钱。

而烧制一窑石灰呢?四十吨才卖四百八十块钱。

其实两者的工艺差不多,耗费的人工也没有多大区别,可利润呢?

毛利润就翻了三倍,就算有五百块的成本,烧制一窑水泥也能赚一千块钱。

就这还是没算以后涨价之后的利润,其实现在秦军现在就可以把价格,变相的涨到一袋三块钱。

只不过他想了想,实在是没必要,盘外招能不用就不用。

再说,现在用水泥最多的,反而是附近的乡亲,如果一袋三块,这个价格就有点贵。

毕竟相比一吨才十二块的石灰,如果水泥价格太贵,就没有多少竞争力。

再说,他给很多司机留出来了运输利润,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司机,专门过来拉水泥。

就如同砖瓦一样,如果不能辐射周围地区的市场,产量一扩大,就直接卖不出去。

毕竟现在这個时代,运输绝对是个大问题。

现在可好,买到就是赚到,一车拉个三五吨,这就是几百块的利润!quya.org 熊猫小说网

这么大的利润,只要不是傻子,都得疯。

要不然,秦军又不是他们的爹,他产的是水泥,又不是人参果,凭什么让他千里迢迢跑过来抢购?

如果不是那些外地司机抢的太疯,白玉会找到他头上?

想到白玉,秦军皱起眉头,这个公家做事,就是拖拉。

他都表明要把水泥厂交出去,居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果。

是水泥厂赚钱少?还是水泥厂赚的钱不香?

只是稍微一想,秦军就发现,也许是他表现的太大方,吓到白玉了?

只不过,玉爱国应该不会被吓住啊!

如果是玉爱国,不管他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总得先把好处拿到手。

秦军摸了摸下巴,他也许要催一催?

有着他指导,最近注塑机的研究进度比较快。

最主要的是,他用来做实验的铝材,已经消耗光了。

原来他使用的金属铝,还是从废品收购站淘来的,现在却是不好找到货源。

等秦军回过神来,发现秦迎春已经消失。

摇了摇头,秦军感觉自己以后要挨打。

这么赚钱的水泥行业,他居然也想着换出去,这脑袋是不是多少有点毛病?

可是,价值越高的东西,才越是能卖出个好价钱!

秦军慢慢的走出家门,没想着去钢厂,而是拐了个弯,来到村子的主街道上。

现在虽然已经九点多,但是村里还是很热闹。

只见街道两边,村民的院墙边上全是人。

这些人都是周围公社过来卖东西的村民,卖的东西也很平常,就是家里的出产。

比如小公鸡,比如鸡蛋,还有各色蔬菜。

七月份,即将进入雨季,这个时节是农村蔬菜最多、最丰富的时候。

茄子、豆角、辣椒、黄瓜、西红柿,这些最多。

继续向前走,秦军甚至还看到有人卖大鹅。

在大鹅的旁边,还有几个大鹅蛋。

这东西,他有多长时间没见到过了?

后世最贵的时候,这么一只大鹅蛋,就要卖十五块钱!

而现在呢?就只要一毛五一个。

一百倍的差距啊!可就算是这样,鹅蛋现在好像不太受欢迎。

“一毛五一个?也太贵了!”

“这还贵?我这一个鹅蛋多大?三个就一斤。”

“这么算是不贵,一斤鸡蛋还要五毛钱呢!可是,鹅蛋腥气重!”

“谁说不是呢?鹅蛋是腥气重,但是它补身体啊!再说,我一斤鹅蛋才卖四毛五,少了五分钱呢!”

“三毛吧!三毛钱的话,你这七八个鹅蛋我就都要了。”

“这位大嫂子,我总共八个鹅蛋,也不过是一块二毛钱,对你们来说算个事?”

没等村里的一个大嫂说话,这位卖鹅蛋的就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

“一块二毛钱,也不过是你们一天的工资,可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月的油盐钱!”

“再说,鹅蛋的腥气是有点重,但是给产妇吃却是大补......”

“好了,好了,我都要了,这是一块二毛钱。”

一笔生意成交,双方都很高兴。

“您这家里是有产妇?现在的儿媳妇可真幸福,还能让婆婆出来给买鹅蛋补身体!”

这么一说,秦军都笑了。

因为他自然认识那位大嫂子,那就是秦汉他娘。

秦志久家现在也就秦夏结婚了吧?现在已经结婚三个月?

那不用说,肯定没生孩子。

果然,秦志久家的立即道:“我儿媳妇怀孕了,先买一些鹅蛋补一补,这总比生了以后再补要好吧?”

“啊?对对对,补身体自然是提前更好,先养一养身体,身强体壮的媳妇,自然更容易生个大胖小子!”

“哈哈,你这么说,我得再照顾你一下,谁让你说话好听呢?这只大鹅我也要了,是不是母鹅?怎么连它也卖了?”

“哎!没办法,这东西吃粮食太厉害,养不起了!”

“你这话不对,它吃的粮食多,但是下的蛋也大,听我的,如果不是急缺钱,就把它带回去,以后你带过来的鹅蛋,我都包了!”

“呃?您要这么多鹅蛋?啊!你看我这个嘴,您儿媳妇可真是掉进福窝里了!”

“不能这么说,我们也就普通人家,也就吃口鹅蛋,哪里能是享福?”

互相奉承着,双方都被捧的很高兴。

当然,秦军听的也很高兴,毕竟商业互吹,说的都是天花乱坠。

等秦志久家的走了,一些附近的人还在笑着说话。

“你们不知道吧?他四个儿子,就连最小的都有一份高工资!”

“我也知道,他最小的儿子叫秦汉,你们听听这名字?大气不大气?人家赚钱不是没有原因的。”

“你要这么说,秦军这个名字更大气,秦国的大军,不管谁赚钱,都是给他赚的。”

“哈哈,你这个解释倒是新奇,谁能顶得住秦国的大军?”

“邻居存粮我存枪嘛,这是秦军的名言,你们听说过没有?”

“都不要瞎说,人家秦军说这个话,可不是用大军去抢,他是想着让人学技术。”

“对,这个我也知道,年前村子西头第一座石灰窑建起来的时候,秦军就说过,让人学技术,只有学会技术,才能干活轻松,还能赚大钱。”

“那你们知道,当时秦军的工资是多少吗?”

“这谁不知道?当时的工资就是一个月六十二块五,比公社玉主任的工资都高。”

秦军一边走,一边听。

他现在的风头鼎盛,这就要成传奇了!

这好像不是好事,所以,最近还是低调一点吧!

在万元户不出的年代,如果被人传为百万富翁,就太过了。

但是,如果是为了眼前的景象,他好像出点风头也没什么吧?

“老板,这西红柿怎么卖?”

“一斤三分钱,黄瓜也是三分,要不要都来点?”

“可以,你这些我全要了。”

看着摊位上水灵灵的黄瓜,还有青黄相间的西红柿,秦军一脸欣喜。

黄瓜没有顶花带刺,但是看着还算水嫩。

而西红柿就不一样,特别是西红柿的结缔部位,青红相间,这可是久违了。

后世都是通红一片,但是咬一口,不甜不酸一嘴的水。

现在的西红柿,虽然看着有点不好看,但是还没吃,就好像能闻到那种西红柿独有的清香。

花了三毛钱,买了一大包西红柿和黄瓜。

黄瓜用草绳顺着,足足有七八根。

西红柿更多,这个却只能用一片包袱皮包着,先带回家。

等放下东西之后,包裹还要还给人家。

也是开始买东西的时候,秦军才想起来,此时赶集应该带着篮子,要不然买了东西也没法拿。

现在可没有方便袋,更是没有什么纸袋。

放好东西,从家里走出来,秦军继续在村子里逛悠。

此时秦军也已经意识到,现在他们村子已经形成一个小型集市。

别的地方好像七八年、七九年,集市就有恢复,而他们这里却需要等到八零年。

如果他们公社的经济没有什么发展,恐怕会等到明年才会恢复吧?

秦军记得,就算恢复也是在红旗大队,后来转移到红旗公社所在的那一条街。

而现在,他们小河小队却成为红旗公社的经济中心。

逛游了一圈,秦军发现,这自发形成的集市还不小。

他们村子东西、南北两条中心路,都被一些小摊占据。

这里不止是卖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还有各种农副产品。

比如粉条、粉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牲口,比如猪、羊。

牛马驴还没有,因为这些大牲口现在都属于队里的集体财产。

在村子最南边,新盖的房子跟前,就是牲口交易市场。

来到这边,秦军才发现,这边才是最热闹的。

肉食,在这个年代肯定是最重要的,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所以,最边上是卖肉的,继续向南就是交易小猪的地方。

再向里,就是卖养的一片小杨树林。

刚刚走到小树林边上,秦军就看到一个熟人,他大爷秦志奇。

“老秦,再加点!”

“真不行,我这是给南边水泥厂采购,价格不能太高。”

“你们那么一个大厂,还在乎这点?”

“这是原则性问题,厂里有统一采购价!”

“可我这羊好,出肉多。”

“要不然这样,你把养宰了,我买肉,这样谁也不吃亏。”

“行,你们这是预定?只要给点定金,我就给你们杀!”

“这是十块钱,你就杀吧!弄好之后,所有羊肉都送到厂里。”

一笔生意谈成,秦军凑了过去,不用说,今天中午他肯定去水泥厂吃羊肉。

看到秦军过来,秦志奇拉着他走向一边。

秦志奇自然也知道,自家这个小侄子是个吃货,看到好吃的就拔不动腿。

害怕他捣乱,所以就只能拉着他走。

“怎么了?我看他有好几只羊呢!”

“你不要捣乱,就算羊再多,我们还能一次全吃了?”秦志奇没好气的道。

秦军嘿嘿一笑道:“先买下来存着啊!”

秦志奇翻了个白眼,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现在的羊太贵,知道一斤活羊多少钱吗?一块钱。”

“现在一斤猪肉才多少钱?要票八毛,不要票最好的肉,也不会超过一块六。”

“现在他们卖的可是活羊,一块钱一斤,羊肉才一块三毛钱呢!”

秦军可不会被自家大爷忽悠了,他直接道:“人家不要票!”

“不要票是理由吗?它还没有一点肥肉呢!”

秦军无语,这个理由很强大。

刚刚改开,物资匮乏,所有人都缺肉吃,特别是肥肉。

之前的秦军也一个样,只不过补了几个月,他已经在控制饮食。

所以,没有肥肉的羊肉,真是好东西。

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小树林,里面的羊不少,他是没必要一次买的太多。

“粮食是根本,莪们搞工业,也不能不重视粮食生产。”

秦志奇再次瞥了他一眼,道:“现在田里只要拔草就行,我们的地有人管!”

秦军嘿嘿一笑,跟着他向着水泥厂走去。

出了集市,越是靠近水泥厂,就越是热闹。

几天没过来,这边的人好像更多。

从他们村子南边,一直到石灰窑厂,到处都是车,都是人。

之前他过来,最多的是流动小贩,其中最好的就是那家卖羊汤的。

现在可好,走出村子,就发现这边到处都是草棚子,间隔一下,还能看到一些刚刚盖起来的砖瓦房。

靠近一看,卖包子的,卖油条、豆腐脑的,还有卖茶水的!

秦军还真是没想到,他们这里居然还能卖出茶水。

“都是一些装卸工在喝水。”

看到秦军的目光,秦志奇解释道。

“那些是小饭店吧?这个都没人管?”

越过那些草棚子,来到一些新盖的砖瓦房跟前,秦军发现都是饭店。

这边的外来人口多,自然就有需求。

“刚开始是公社食堂过来干的,后来生意好,就盖了房子,反正我们这里不缺砖瓦!”

“这里也不缺外来人员,他们要钱有钱,要票有票,生意那叫一个好。”

说到这里,秦志奇就笑起来。

“可公社食堂的大厨,就会做个大锅菜,刚开始还好,没有人跟他们竞争。”

说着,秦志奇一指前面,那么多饭店,都是竞争者。

“不要说公社,就算是县里来人,都拿这些人没办法。”

“之前就有人来找麻烦,但是这里的饭店,都是谁开的?各个大队。”

“别人还顾忌公社领导,那些大队书记、队长,谁在乎他们?”

“我听说,红旗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直接跟玉爱国拍了桌子。”

“后来我们才听说,原来人家城里早就不管了。”

“后来县城派人下来调查,那些大队也是厉害。”

“人家直接说了,如果城里的小摊小贩取缔了,他们这里肯定一个小摊小贩都不会有。”

“如果城里的小饭店全部消失,他们这里的饭店,也肯定一家不存!”

“看看那边,卖衣服的!”

“原来谁敢做啊!这绝对是倒买倒卖,投机倒把啊!”

果然,继续向前走了几步,在水泥厂门口,居然有人用竹竿支起来几个架子,上面挂着一些衣服。

“喇叭裤?”

秦军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这一个摊位之上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特别是那喇叭裤,好像没有受到太大的追捧。

“这裤腿怎么这么肥大?穿着舒服?”

“浪费布料!”

“人家不要布票!”

“这一条裤子十二块,能买一吨石灰了!”

“价格倒是不算什么,但是这裤子能穿出去?”

“还是看看这个吧?这么薄,这么长?这么肥大,怎么穿?”

秦军顺着几个大姑娘的目光,看过去,一看,居然是一件风衣。

而越过人群,秦军还看到一个有点熟悉的硬纸板,上面是一个人放大的照片。

“高仓健?”

看着上面带着符号的名字,秦军猛然间想起来,好像风衣是有追捕这个老电影带起来的风潮。

仔细想了想,现在已经是八零年,北方也应该受到影响了。

人家七八年就在大城市之中上映,可他们在两年之后,才会受到影响。

前世秦军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他还找出来这个老片子,特意看了看。

后来看,自然是没有什么特殊感觉。

但是现在看呢?因为我喜欢你!

这种直白的告白,应该很是震动人心吧?

“好看吧?不过现在不是时候,等秋天买一件还可以。”

就在秦军看着衣服出神的时候,秦志奇拉着他继续向前走。

“那么一条裤子卖十二块,那件叫风衣,不要看着大,用的布也就那么点,知道一件多少钱?”

“十五块!”

“蛤蟆镜呢?有没有?”

在《追捕》里,高仓健贡献了这样一身经典造型。

外穿米黄色风衣,内搭纯黑色高领毛衣,下搭黑色喇叭裤。

再戴上大大的蛤蟆镜,加之立体的五官、冷峻的表情,硬朗干练的他不知征服了多少我国影迷!

但是,他这个造型实在是不够经典,最为经典的肯定是女人穿喇叭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