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 27 章

《清穿之九福晋董鄂氏》全本免费阅读

宜妃闻言,停了手上的动作,来到康熙身前,福身道:“皇上都知道了,是臣妾管教无方,虽说玉镯送去了内务府,交由玉匠修补,但蕙娘确实有罪,皇上若要发落,臣妾绝无二话。”

康熙这些日子忙于政务,未曾踏入后宫,白日里命梁九功送来了赏赐,宜妃已然知足,未曾想康熙晚上一踏入翊坤宫,便提起此事。

宜妃猜不到康熙的心思,只得先行替蕙娘认罪。

片刻,康熙的声音在殿内响起:“蕙娘是你身边的老人了,既然罚跪了,便罢了。”

康熙说完,抬了抬手,示意宜妃起身。

宜妃面上不显,心里却松了口气,说话的口吻也变得轻快起来,“待玉镯修补好,臣妾便日日戴着,到底是皇上亲赏给德妃妹妹,德妃妹妹又特意转赠给我的。”

宜妃说着,已然站回去,继续为康熙按摩肩膀。

康熙听完宜妃酸溜溜的话,哈哈笑了两声,“朕平日里赏给你多少好东西,一对儿玉镯而已,修补好了,留着赏人也罢。”

宜妃只是嘴上客气,根本不想戴德妃送的镯子,平白的膈应人。

如今康熙发了话,宜妃自然顺坡下了。

这厢康熙抬手,拍了拍宜妃正按摩肩膀的手指,宜妃便停了按摩,来到了康熙身旁坐着。

康熙望着宜妃,言道:“今日你生辰收了不少好东西吧,胤祺还亲手给你画了一幅《子母图》,可见其孝心啊。”

最后一句,康熙的语气,意味深长。

胤祺夫妇与胤禟夫妇的贺礼,都是花了心思的。

可康熙绝口不提其他人,聪颖如宜妃,哪里会听不出来康熙的弦外之音,笑了笑,柔柔道:“皇上仁孝,您的儿子自然效仿您,只是皇上这几日政务繁忙,不知可去过宁寿宫呢?”

康熙的两只手,随意的搭在腿上,悠悠道:“朕这两日,未曾有空去宁寿宫。”

宜妃捏着帕子,继续道:“这便是了,难怪皇上不知情呢。”

康熙面露疑惑,颇有些好奇,“哦?”

宜妃缓缓解释道:“胤祺这孩子心性纯厚,最是有孝心的,前两日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时,献上了一幅亲手绘制的《祖孙嬉戏图》,惹得太后她老人家,都掉了金豆子呢。”

康熙听着宜妃讲得绘声绘色的,脑海中浮现了祖孙俩的画面,不禁嘴角微扬,“竟有此事?”

“皇上面前,臣妾哪里敢有一句虚言,倒是皇上您过万寿节的时候,胤禟可是费了不少周折,才寻来崔白的真迹《寒雀图》献于您,胤祺不过是画了一幅图,给臣妾解闷,图个开心罢了,皇上您若开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还用羡慕臣妾。”

说罢,宜妃颇有些委屈,将身子侧过去了些。

康熙的真实目的宜妃知晓,可这都不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她自然要自圆其说,给康熙一个台阶下。

康熙听罢,伸出手一把将人搂进怀里,另一只手抬起,点了点宜妃的鼻尖,笑道:“你这张巧嘴呀,朕不过随口问了一句,你便有十句等着朕。”

这厢宜妃将腰挺起来,迎着康熙的灼灼目光,举起双臂环着康熙的脖子,眼波流转,娇柔问道:“皇上难道不喜欢?”

康熙听罢,直接凑上去,在宜妃面颊上啄了一口,语气宠溺又无奈:“你呀。”

宜妃这一套,他受用的很。

宜妃心里明白,这事儿已然过去了,面上羞怯一笑,言道:“皇上坐半天了,还没给您上茶呢。”

说着,宜妃从康熙怀里站起身,冲着门外喊道:“来人,上些新鲜的茶点来。”

话音落下,宜妃径直坐在了罗汉床的另一边。

很快,便有两个小宫女进来,将茶点摆放整齐后,又抱着漆木托盘退下去了。

“这肉脯的味道,不像是你宫里小厨房的手艺。”康熙手里捏着咬了一口的肉脯,看向宜妃说道。

宜妃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答道:“皇上圣明,这肉脯是今日姐姐刚送来的,说是恪靖特意命人,从蒙古快马加鞭送来的。”

康熙听宜妃说完,再看向手中的肉脯时,眼睛里多了些特别的情绪,将剩余的肉脯一口送入口中,仔细咀嚼。

待康熙将口中的肉脯咽下,抬眼看向宜妃,言道:“有肉脯、有奶酪饽饽,没有酒怎么行,宜妃,今日是你生辰,朕要与你小酌两杯。”

宜妃应声,再次冲着门外喊道:“来人,温壶热酒来。”

酒足饭饱,康熙便在翊坤宫歇下。

——

翌日清晨,康熙便去了宁寿宫给仁宪太后请安。

仁宪太后虽非康熙生母,但康熙对其一直恭敬孝顺,是以关系同亲母子相比,一般无二。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仁宪太后是蒙古人,不擅满、汉两语,是以康熙用蒙语与之行礼问安。

坐在檀木小榻上的仁宪太后,见到康熙来了,笑得和善慈祥,用蒙语说道:“快起来,坐吧。”

“谢皇额娘。”康熙说罢,便落坐在了小榻的另一侧。

待康熙坐稳,便开始与仁宪太后聊家常,诸如身子如何、夜里可睡得安稳。

仁宪太后一一用蒙语来回,她虽然年过六十,但身子骨还算健朗。

说话间,宫女端着漆木托盘走过来,康熙面前的炕桌上放了一碗杏仁酪。

仁宪太后笑着说道:“小厨房新做的,快尝尝。”

“多谢皇额娘。”康熙说着,已然将碗端起来,尝了一口后,直夸这杏仁酪味道香甜。

仁宪太后笑眯眯的解释说,做杏仁酪的奶酪,是恪靖千里迢迢送来孝敬她的。

康熙听罢,看了一眼碗中的杏仁酪后,又抬眼跟仁宪太后说道:“皇额娘和宜妃、郭络罗贵人那里,都有恪靖的孝敬,我这个汗阿玛倒是捞不着。”

仁宪太后听着康熙的“告状”话语,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连脸上的皱纹也深了一层,“还是皇上有福气,乾清宫虽然没有,可是到哪里去,都能吃上现成热乎的。”

康熙听罢,也笑了,“皇额娘说的也是。”

康熙将手中吃了一半的杏仁酪放下,委婉提起胤祺献《祖孙嬉戏图》的事。

仁宪太后这便也明白了,康熙此次来的目的,叫人拿画出来,给康熙瞧。

纵使仁宪太后看过这画,再次看眼角还是湿润了些。

康熙看着这幅画,不禁在心中评价起来,在他一众的皇子中,若论画技,最好的是三阿哥胤祉。

胤祺资质平庸,这幅画只不过是中规中矩,并无出彩之处,但胜在一片寸草之心。

画中有景易,画中见情难。

可见胤祺对仁宪太后、对宜妃都是同样的孝心。

康熙瞧完,看向仁宪太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